關注杜俊興校長,請上校長個人臉書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nyw82
杜俊興校長資料
壹、學歷
一、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系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畢業
二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衛生教育系畢業
貳、教育經歷
一、 105年 08 月 01 日~任職中臺南市立延平國中校長
二、 104年 08 月 01 日~105 年 07 月 31 日臺南市立建興國民中學總務主任
三、 103年 08 月 01 日~104 年 07 月 31 日臺南市立建興國民中學輔導主任、臺南市特教輔導團輔導員、臺南市友善校園輔導團輔導員
四、 101年 08 月 01 日~103 年 07 月 31 日臺南市立建興國民中學輔導主任、臺南市特教輔導團輔導員、臺南市友善校園輔導團輔導員
五、 101年 05 月 28 日~101 年 06 月 08 日第 131 期國中主任培訓班
六、 100年 08 月 01 日~101 年 07 月 31 日臺南市立建興國民中學導師
七、 98年 08 月 01 日~100 年 07 月 31 日臺南市立建興國民中學註冊組長、臺南市數學領域輔導團輔導員
八、 97年 08 月 01 日~98 年 07 月 31 日臺南市立建興國民中學專任教師
九、 93年 08 月 01 日~97 年 07 月 31 日臺南市立建興國民中學教學組長、臺南市藝術與人文領域輔導團行政助理
十、 92年 08 月 01 日~93 年 07 月 31 日臺南市立建興國民中學導師
參、個人簡述(My Development History)
※教育,就是找到你愛孩子的方式※
一、純樸家庭奠根基
出生於台南灣裡小鎮,父母經商忙碌卻熱心鄉里教育,不遺餘力,教育我學會感恩、付出、認真與盡責。父母的關愛與奉獻奠定了我重要的教育觀。
二、熱誠教學展活力
教育是是人性化的工程,更是希望的工程!我熱愛教學,更醉心於這種「教學相長」的滿足感。「教育之道無他,惟愛與榜樣」,是我教學工作的座右銘,我用熱情感染學生,用創意引發學習。常常有「教室是我心靈的避風港,學生是我情緒的萬靈藥」的感覺湧上心頭,師生一起學習成長,其樂無比。
三、行政服務獻真心
「窮不能窮教育,苦不能苦孩子!」幾次轉折,讓我發現唯有擔任行政職,俾能有計畫地把學生最需要的資源用在刀口上,不管是照顧家境清寒的孩子還是輔導中輟的學生,「把你的燈提高一點,好照亮更多人的路。」這是我的真心,也是我努力的原動力。
四、受人點滴湧泉報
感謝生命中的許多貴人,一路上提攜、照顧與支持,帶領著我學習和成長,我衷心的祝福這些生命中的貴人,更祈願盡己所能回饋杏壇,培育國家有用之才。
肆、核心教育理念與未來期許
※愛是在他人的需要上看到責任※
「學校課程改變不了人,師生關係才會改變人!」足以顯見師生關係的重要性。社會大環境丕變,師生關係變質,德雷莎修女曾說:「愛的反面不是恨,而是冷漠」,教育是一種愛的事業,最怕教育人喪失了熱情與關注;英國詩人葉慈也說:「教育的目的不在注滿一桶水,而在點燃一把火」,我願用誠懇引燃老師心中的教育火苗,期許自己能成為學生和老師生命中的貴人,陪伴大家一起「在愛裡找到使命」。
伍、教育理念( My Educational Philosophy)
※ 「沒有人不能做事,沒有人才不能做大事,但如果沒有品德,無論做甚麼事都是壞事。」--高希均教授※
我們常說:「校長的一顆心,學校的一片天」。教育是人類的希望工程,學校是實現希望的場域;教育也是國家前進的動力,投資教育就是投資國家的未來。是以,有怎樣的校長,就會有怎樣的學校,校長要能帶領學校永續經營
與發展,追求優質卓越的學校教育目標。
一、人類塑造環境,環境陶冶人類
品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,誠信深耕、品德紮根,學校教育一定要以品德教育為起點。
二、萬善根本從師出
以愛及關懷為核心,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,為孩子裝上一雙飛往夢想的翅膀,成就每一位學生。。
三、教育就是喚醒生命
先有快樂的老師,才有快樂的學生,教育措施應以學生為主體,給予孩子自由伸展的空間,他的潛能才會舒展,他的人生才會有味道。
陸、學校經營理念( My School Management Philosophy)
※ 有品有愛,師生共榮※
一、學校經營願景
21世紀的教育趨勢是全人教育、溫馨校園,終身學習的多元展現,為達此目標,我理想中的校務經營是以學生為主體、教師為中心、家長為伙伴、行政為主軸、社區為共生的概念,孕育優質的校本文化特色。
(一)「全人教育」目標─健康、快樂、優質、卓越、適性、服務。
(二)「溫馨校園」文化─民主、專業、友善、和諧、互助、惜福。
(三)「終身學習」發展─品德、科學、活力、負責、創新、熱誠。
二、校務發展作為
校長的偉大之處不在於高位,乃在於服事,真正的領導乃是化愛心於實際的服務行動。
(一)行政運作部分-目標管理,績效責任
1、配合國家教育政策,落實教育改革理念。
2、配合市府教育政策,落實教育局教育發展。
3、採取民主化、人性化、多元化,權變領導。
(二)課程實施部分-因材施教,適性發展
1、實施生活化、適性化、精緻化、多元化、本土化的教學。
2、倡導學生健康成長、快樂學習、優質表現。
3、推展閱讀教育,發展閱讀課程,營造書香校園。
(三)教師增能部分-專業充實,有效教學
1、激勵教師服務士氣,滿足同仁自我實現需求。
2、鼓勵教師進修,建立終身學習的學校特色。
3、精進教師專業發展,落實十二年國教目標。
(四)學生圖像部分-發揮潛能,全人深耕
1、以「學生為中心」,提供多元適性學習機會,落實五育均衡發展。
2、「天生我才必有用」,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,提升學習興趣,絕不輕言放棄任何一位學生。
3、深耕學生品格,重建校園倫理價值,落實全人教育之精神。
(五)環境打造部分-潛移默化,境教動教
1、校園整體規劃,重視美化、綠化、淨化,全員愛護。
2、提倡「有品運動」、「三好運動」,塑造優質校園文化。
3、打造優質閱讀環境,提升親師生閱讀力。
(六)經費統籌部分-開源節流,關係永續
1、注重預算編列,妥善運用經費,充實教學內涵。
2、重視全面品質管理,運用企業理念,建立專業形象。
3、建立良善公共關係,籌募校務發展基金,促進校務永續經營。
(七)家長社區部分-親師融合,飛輪效應
1、親師合作、善用社會資源,改善學校環境。
2、學校社區化,社區學校化,建構學習社會,落實終身學習。
3、宣揚辦學績效,提昇社區家長認同,善用飛輪效應,共謀校務發展。
(八)評鑑回饋部分-三聯並存,校務精進
1、執行前 SWOT情境分析,發展策略,擬訂可行計畫。
2、執行中 PDCA評鑑追蹤,掌握進度,尋求最大效益。
3、執行後FCS科學考核,省思檢討,精進往後發展。